

历山者,沁翼垣三县公有之山也,面积宽阔,周围六十余里。山中药苗万种,林木千丛,久已载诸县乘,採入省志,历代流传,昭然可考。
清同治十二年,沁邑奸民杨骆驼,为山角有私地少许,竟将此山中树木盗卖于路遐龄,伐木炽炭,侵占殆尽。曾经三县官绅争回。刊石山巅,用垂久远。
乃民国八年,杨骆驼本族杨贵春等,效尤前人,復萌奸心,又将历山之累崖河、竹依沟、大小红龛、大小甘反头、两二道渠、曼坟背前后一带,盗卖于新降县荣昌火柴公司,伐木造火柴,木虽未取,合同已立,三县官绅,各据附近居民报告,于民国九年,分委士绅数人,订期会集,勘验明晰,杨贵春等所卖之林木,俱在公山界内,因杨贵春等籍隶沁邑,于是垣翼两县官绅,函咨沁邑知事,就近严讯,嗣因讯明,咨復过县,并由翼公署,从火柴公司驻翼经理人,将杨贵春等与该公司订立合同,追咨沁署,塗销无用,俾此山仍三县公有。虞帝圣迹,亦得籍此保存。
自同治十二年迄今,只四十余年,而一再卖历山之人,均属杨姓,殊堪痛恨,且杨姓仗恃土地毗连,时谋侵占,前车后鉴,何堪预防,嗣后万一杨姓或附近奸民,如有盗卖林木情事,一经发觉,三县官绅,定协力会呈地方最高长官,以盗卖山林,毁天圣跡,按律治罪不贷,兹三县官绅及附近村长副,为维持公山,而杜流弊起见,用是命匠勒石,将此次争山往来函咨公文,祥录于左,俾众周知。
注:此文载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郑庄村村乡绅马毓琛所著《丹岩疏情居士文存》,写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其语言精练,内容充实,思路清晰,鲜明地记述了沁水县杨姓奸民非法侵占毁坏山林的罪行,及三县官绅秉公执法争回垣沁翼三县公有历山并勒石警戒公告的事实。